北京的别称有哪些
1、北京的别称有燕京、蓟城、涿郡、京城、南京、幽州、大都、北平等。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它有着不同的称谓,大致有20多个别称。
2、蓟。据史书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后,封帝尧之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另外一种说法称周朝以前就有燕国,后燕并蓟,以蓟城为国都,这就是现在北京的前身。秦灭燕后,设蓟县,故址在今北京城。
3、幽州。远古时代的九州之一。幽州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舜典》:“燕曰幽州。”两汉、魏、晋、唐代都曾设置过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4、燕都。因古时为燕国都城而得名。战国七雄中有燕国,据说是因临近燕山而得名,其国都称为“燕都”。后在一些古籍中多用为北京的别称,上世纪80年代曾出版过一种北京文史类刊物,其名就叫《燕都》。
5、日下。始见于《晋书》,颍川距晋国都洛阳极近,故称日下。后唐朝诗人王勃作《滕王阁序》时有“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之句,即运用此典故,此后便以“日下”为国都代称。清人朱彝尊的《日下旧闻》和乾隆年间成书的《日下旧闻考》等都将“日下”指代北京。
6、幽都。唐代曾设置幽都县,辽时也曾设置过幽都府,所治在今天的北京一带。
7、燕京。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史思明自称燕帝,以范阳(今河北涿州)为燕京。安史之乱平定后,罢燕京。后北京的正式命名虽屡变动,而燕京却被广泛使用。这也是北京最常用的别称。
8、春明。起源于唐代,唐朝首都长安的正门(东门)名为春明门,古人认为东方主春,于是后人遂以“春明”作为首都别称,北京成为国都后,也曾被称为“春明”。清人孙承泽著有《春明梦余录》,盖其意即此。
9、京城。唐天宝元年(742年)前,称长安为京城,北京成为国都后,也称其称为京城,也是人们称呼北京最常用的代名词。
10、南京。辽会同元年(938年),将原来的幽州升为幽都府,建号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的陪都。当时辽的首都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部)。
11、燕山。北宋宣和四年(1123年),宋、金联合伐辽,攻占燕京。宋、金议和后,燕京回归北宋,建燕山府(因临近燕山脚下),故燕京又称燕山。
12、中都。宋宣和六年(1125年),金人南侵,占领宋燕山府。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人迁都燕京,改称中都,所治均在今天北京西南一带。
13、大兴。金将燕京改为中都,又设大兴府,在今北京东南部。
14、大都。元代以金的离宫(今北海公园)为中心重建新城,至元九年(1272年)改称大都。
15、汗八里。元时蒙古人称大都为汗八里,蒙语为“汗城”,即可汗所居之处。故元朝定都北京后也称汗八里,马可·波罗在他著的游记中就称大都(北京)为汗八里。
16、北平。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灭元后,为记载平定北方的功绩,将元大都改称北平。
17、北京。明永乐元年(1403年),明成祖朱棣(永乐皇帝)称帝后,将他做燕王时的封地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建北京城,并迁都于此,这是正式命名为北京的开始。
18、京师。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迁都北京,改称京师,直至清代。京师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大雅·公刘》,后世遂称国都为京师。还有一种说法,陕西凤翔有山曰京,有水曰师,因周文王和武王在此建都,故统名为京师,以后便将京师当成国都的代称。
19、宛平。这是老北京人对北京的泛称,其实明清的宛平县治只是今天的北京西南部。
20、京兆。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天府,翌年置京兆地方,直隶中央,民国十七年废京兆,改北京为北平。
21、此外,北京还有广阳、涿郡、渔阳、析津和顺天府等别称。
其他文章
- 信心十足什么意思 词语信心十足什么意思
- 宁乡一中在湖南排第几(宁乡一中)
- 传闻中的七公主演员表
- 放羊的句子经典
- 华为AL00是哪一款手机
- 萄的组词二个字(萄的组词)
- 什么动物一声令下三军随
- “戴”字的汉字结构是什么
- 加入温氏集团养鸡需要什么条件
- 看的偏旁是什么,看的偏旁是什么叫什么
- 斌加贝念什么 斌加贝念yūn
- 龙广交通台在线收听998怎么留言(龙广交通台在线收听)
- 天才威为什么爱上赵琳
- 韩国和日本为什么禁枪
- 苹果怎么下载快猫
- 油面包倒放图片恐怖(油面包倒放)
- 1万块钱存余额宝利息多少
- 2021年起这八种违建不能拆了 2022年开始违建不用拆
- 刘的组词是什么?
- 少年包青天2剧情介绍
- 求校训校风教风学风校标学校精神
- 因特网有哪些功能
- 大水冲了龙王庙歇后语
- you jump i jump是什么意思(you jump)
- 马兵对士象全是必胜吗(马兵对士象全)
- NBA让分盘,算不算加时
- 大唐歌飞片尾曲 《上海滩》原唱
- 大闹天宫的梗概
- 鬼泣3特别版维吉尔(鬼泣3配置)
- 支付宝的体验金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