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科问答 >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25-02-04 17:23:01 浏览量:

小学

低段

教学

节奏

创编

探究

学科类别

及所在学段

小学音乐1—2学段

小课题所在单位

小课题负责人

姓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手机

行政职务

专业职称

研究专长

音乐教育

小课题组主要成员

性别

出生年月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小课题组内分工

二、课题论证

(一)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再不要说创编节奏,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创编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我做了节奏教学要融入丰富生动的音乐内容、要符合音乐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创编、教师如何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尝试着摸索和运用新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提升音乐表现力的音乐教学目的。

(二)他人对本问题已有的研究情况,我们现在研究的重点

在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运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万物之始,先有节奏。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创作意识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约束”──节奏。节奏创编活动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拓展学习内容。所以我们研究的重点就是在小学低段教学中节奏创编的方法。

(三)研究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1)探索节奏创编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拓宽学生音乐文化视野。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音乐与生活的热爱。(4)通过节奏创编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并运用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节奏与生活的关系,使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根据生活形象创编并表现。

2、研究内容:

(1)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低年级节奏创编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音乐最基本的元素,我们音乐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比较重视训练学生的节奏创编。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感受节奏、理解节奏。不仅要了解节奏的时值,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节奏语言的意义,也就是说要理解怎样的节奏代表怎样的速度、情绪、情境。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节奏即兴创编教学实践的研究中,我们运用“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原则,让学生在课堂里“动起来”,“活起来”,不仅身体动,还有心动、脑动--不仅能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还能将创编内容运用到演唱或欣赏中,以此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反应能力和自控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最终达到自由表现音乐的目的。

(2)针对低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①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②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3)发展出课堂中节奏教学实施方法。

学习节奏不能脱离开实践,相反,还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要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现、去应用,以提高

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

2、调查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心理和生活资源,适时向学生实施效果,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堂生活化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

5、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步骤

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16年5月、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完成课题方案,制订研究计划书第二阶段:2016年5月—2016年8月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法。搜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进行专家论证。第三阶段:2016年9月—2016年3月继续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指导。对低年级学生节奏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统计。3、整理调查内容,统计分析的结果。第四阶段:2017年5月进行前期、中期、后期测评以及实施参与研究具体做法;从课堂中发现缺乏节奏感的学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用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个体教育偿试,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用此方法进行大面积训练,达到最终目标。总结前三个阶段实验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3、结题,提交研究结题报告。

(六)完成本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

1、时间保障:每周利用3天时间深入学校实践,2天时间进行理论研究。

2、经费保障:培训费及相关资料费用有能力承担

3、条建保障:本人是音乐学科教研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在中心有专家资源能定期给予指导意见。

(七)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

研究论文、影(音)像光盘、优秀教案集。

三、立项审核意见

(一)申报者所在学校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章*年*月*日

(二)县(市)教研室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名

章*年*月*日

(三)州教研中心审批意见

负责人签名

章*年*月*日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

研究人员:

研究时间:2016年5月至2017年2月

课题研究目标:

1、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

2、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3、以爱为基点,以教师之情感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景。

人总是容易被感兴趣的事情所吸引,针对这一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儿童对新的事物总是很有兴趣的,当他们进入对新知识的惊奇和兴趣中,就会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

。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帮他们把幻想之火燃烧起来。只要对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倍加爱护,就能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

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我们可以用录像、电脑制作等技术的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设计教学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景,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感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资料、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2、案例分析法。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案例,认真分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

课题研究思路:

围绕“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新问题——新设计——再行动——再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1、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问题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对双语教师进行制作微课程技术培训。

2、指导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上研究课,反思生成新问题,再研究解决。

呈现成果:研究论文、影(音)像光盘、研究教案。

具体安排:

第一周:(8.19-8.23)做教师培训(如何设计一节让学生感兴趣的课)

第二周:(8.26-9.2)指导各校教研计划(部分学校重点以小课题为主)

第三周:(9.9—9.16)对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现状进行分析调查。

第四周:(9.23-9.30

)教研沙轮(探讨音乐课上学生感兴趣的事)

第五周:(10.8-10.14)实践性研究课题(上课)

第六周:(10.21-10.28)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

第七周:(11.4-11.11)阶段性小课题成果交流总结(部分学校)

第八周:(11.18-11.25)注意存在的问题,继续研究(调查学生)

第九周:(12.2-12.9)研究(上课)

第十周:(12.16-12.23)研究(上课)

第十一周:(1.2-1.9)对操作效果进行评价。(续)

第十二周:整理相关课题资料。

音乐课题研究计划

研究课题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

研究人员:

研究时间:2014年2月至2014年5月

课题研究目标:

1、让学生对音乐课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兴趣

2、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

3、以爱为基点,以教师之情感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景。

人总是容易被感兴趣的事情所吸引,针对这一点,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音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儿童对新的事物总是很有兴趣的,当他们进入对新知识的惊奇和兴趣中,就会提出一连串的“为什么”

。教师就要因势利导帮他们把幻想之火燃烧起来。只要对孩子特有的好奇心倍加爱护,就能培养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借助美的形式,创造学习音乐的艺术氛围。

美化知识,使枯燥的知识穿上感***彩的外衣,引起学生注意,达到其便于接受的角度。我们可以用录像、电脑制作等技术的电教手段视听结合学习音乐,从视觉上增进愉悦,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我们还可以借助文学的手段描绘音乐气氛或意境,使学生对要欣赏的音乐产生亲切感。除此之外,我们还将设计教学中的每一句话,仔细推敲选择恰当的美好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师以对学生的爱,对音乐的爱,创造最佳的审美情景,教师首先要具有爱心,要爱事业、爱学生,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以爱心为基点,以教师之情感动学生之情,引起受教者情感上的共鸣,这种情感上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育资料、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

2、案例分析法。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案例,认真分析反思。

3、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高认识。

课题研究思路:

围绕“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新问题——新设计——再行动——再反思”的过程中开展研究。

1、围绕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问题查找文献资料进行学习,对双语教师进行制作微课程技术培训。

2、指导教师进行集体备课,上研究课,反思生成新问题,再研究解决。

呈现成果:研究论文、影(音)像光盘、研究教案。

六、活动安排

月份

成果呈现

备注

二月

理论学习

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

学习心得

三月

上研究课

在音乐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实践

课例

四月

上研究课、撰写论文、心得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策略

课例、研究报告

五月

梳理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

案例、论文、研究报告

六月

填写结题手册

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兴趣的指导策略研究

结题手册

© 得一而生商务咨询-水电安装网 版权所有 | 黔ICP备2024019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用于学习参考,信息和图片素材来源于互联网,如内容侵权与违规,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日内处理。联系邮箱:303555158#QQ.COM (把#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