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安装网:伟星新材发力新渠道
国内塑料管道行业龙头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星新材”,002372.SZ)在新增产能和市场拓展上持续加码。
伟星新材日前在接受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陕西生产基地计划新增产能为1.5万吨左右,目前陕西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计划2018年投产,新增产能能有效拓宽西北市场。
资料显示,伟星新材塑料管道主要产品包括PVC、PPR和PE管,其中PPR管材管件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将近6成且收入呈逐年增长态势。PPR 管道主要用于冷热水管及采暖,由于被大量新房及二手房装修使用,和房地产行业兴衰联系紧密。有分析指出,伟星新材去年业绩的增长,除得益于房地产高增长之外,原材料的降价同样功不可没。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和原材料成本变动均非伟星新材所能左右,公司在渠道拓展上下功夫也顺理成章。
只是,伟星新材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近15%的毛利率是否能维持?PPR管道“产品+服务”模式是否具有护城河优势?发展迟缓的PE管业务能否顺利放量?10月19日,伟星新材方面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经营报》记者的采访并作出了回应。
PE管失速
伟星新材于2010年登陆中小板,公司自上市以来便保持高增长态势。上市当年,伟星新材营业收入为12.49亿元,2016年时达到33.2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00%;归属净利润在上市当年为1.70亿元,2016年时达到6.7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72%;更为难得的是,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伟星新材的毛利率在整体上保持高位增长态势,从上市当年的38.12%增长到2016年的46.55%,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伟星新材的持续增长主要依赖PPR业务的爆发。记者注意到,在公司上市的2010年,伟星新材PPR业务贡献收入5.39亿元,到2016年时,这个数字已达18.8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更是达16.94%,高出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近4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早在2011年,公司的PE管销售额就有7.6亿元,尚且高于PPR管的6.4亿元销售额,然而到了2016年PE管销售额仅仅9.1亿元,不到PPR管的一半。
对于PE管发展缓慢的原因,伟星新材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近几年PE管道业务发展较慢跟PE管道在盈利能力、运输半径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与PPR业务存在较大的劣势有关。
“近几年,公司综合考虑宏观经营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以及公司的竞争优势等因素,公司制定了‘零售工程并举,零售为先’的经营策略,有效促进了PPR管道业务的快速稳健提升。相对应的PE管道业务则侧重于优化客户结构,提高经营质量,控制资金风险,因此发展速度相对放慢,但发展更健康。”伟星新材方面同时表示。
上市公司方面还指出,“十三五”期间,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地下管线建设、棚户区改造、水利系统工程建设、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煤改气等政府工作部署,会有效促进塑料管道、特别是PE类管道的推广应用,“塑料管道仍有较好的市场机会”。
为此,伟星新材方面表示,其在PE管道业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调整和准备,一是加快全国性生产基地布局,目前已在临海、上海、天津、重庆、西安设有生产基地,其中西安估计2018年建成投产;二是从“水、气”两块业务着手,进一步完善市政工程事业部、燃气事业部的团队配置、资源配备以及激励机制,在控制资金风险的前提下,加大优质工程业务的拓展力度,抢抓机遇,促进PE管道业务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政府工作部署在“十二五”期间也有不同程度的推行。以城市管网建设的数据为例,来自申万宏源方面的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的完善和新建管网投资额为2443亿元,相比“十一五”提升17%。政策方面的红利并未转化为伟星新材的业绩,失速的PE管能否借助生产基地拓展起飞,还有待观察。
PPR管护城河或难守
记者了解到,伟星新材的PPR系列管道主要用于建筑内冷热给水,业务模式主要为家装零售(to C)业务。该业务模式下,伟星新材的PPR系列管道经营与房地产行业发展存在较大关联度。
伟星新材方面对记者坦言,塑料管道行业与房地产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关联性,不过在公司看来,其PPR管道主要应用于建筑内装潢,与房地产的刚性需求相关性较大。目前房地产的调控主要还是为了抑制投资和投机的行为,从实际的刚性需求来看仍然比较旺盛,并呈现平稳增长态势。“目前,公司PPR管道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低(7%左右),随着人们对居住品质要求的提升,公司‘产品+服务’的模式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认可,我们认为,公司还有较大的市场提升空间。”
那么,伟星新材的“产品+服务”模式能否打开更大的市场?数据显示,国内塑料管道行业已进入低速发展阶段。2016年伟星新材年报中,公司预估国内塑料管道行业的全国年产1435万吨,相较2010年的约840万吨产量,年均增速不足10%。而按照《中国塑料管道行业“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总产量要达到1600万吨,年均增速更是只在3%左右。
在这一行业背景下,伟星新材想要突围,其“产品+服务”的模式必须要有明显的竞争力。伟星新材的“产品+服务”模式是否有其“护城河”?公司方面回应称,在国内塑料管道行业,伟星新材首创“产品+服务”的营销模式,成为行业内竞相模仿的标杆,较好地做到了“人无我有”的差异化竞争。未来,公司将在充分发挥品质与品牌、营销模式及渠道、研发与技术、企业文化与管理团队等综合竞争优势,不断创新发展,并始终站在用户与客户的角度,不断寻找“痛点”、解决“痛点”,通过多种措施不断加宽“护城河”。
从“人无我有”到“人有我优”,伟星新材的“护城河”宽度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公司方面并未予以说明,而对于如何通过多种措施加宽“护城河”,公司同样未展开介绍。
不过,有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伟星新材几乎没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坚实护城河。“非要说有,就是企业管理层这帮人和他们建立的销售渠道,具备了一些先发优势。”
凭借着PPR管业务常年保持着50%以上的毛利率,有报告指出,伟星新材毛利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之下,伟星新材的高毛利率是否能维持?对此,公司方面在解释其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后仅表示,公司将不断创新求变,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保持较高的盈利水平。